截至月22日24时,全国确诊新型肺炎57例,死亡7人(均来自湖北省)。
7例死亡病例病情介绍
(上下滑动查看)
一、曾XX,男,6岁,既往有肝硬化、粘液瘤等病史。年2月20日左右开始发热,咳嗽、无力;27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28日转入ICU,30日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医院ICU;转入时休克昏迷状态。月日ECMO支持、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等对症支持治疗。月9日20时47分患者心率突然为0,ECMO血流速快速降至0.2升/分。立即抢救,至23时3分,心率仍为0,宣布临床死亡。
二、熊XX,男,69岁,因发热、咳嗽4天,加重伴呼吸困难2天就诊医院,年月3日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肌酶谱持续异常。月4医院。入院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昏迷待查、胸腔积液、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胸部CT示:双肺大片磨玻璃样影。心电图示:ST段改变。入院后予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治疗,予CRRT、抗感染、护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脓*性休克、微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内环境紊乱进行性加重。月5日00:5患者心率下降为0,持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多巴胺等静脉泵入抗休克治疗,患者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至0时45分床边心电图示全心停搏,宣告临床死亡。
三、王X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脑软化病史。因尿失禁于年月5医院泌尿外科,月8日因嗜睡、神志不清转入急诊科就诊。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病*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月8日体检发现患者77mmHg,有缺氧表现。肺部CT呈双肺斑片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进行性增高,淋巴细胞计数低。月9日转入发热门诊观察病房抢救治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月3日予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月4日出现昏睡,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血氧饱和度波动在50%-85%之间。月5日收入感染科病房。月8日0时30分转院前Bp40/78mmHg,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下SPO%。转运途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持续抢救2小时,治疗无效于年月8日3时37分宣告临床死亡。
四、患者陈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发室性早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于年月3日发病,就诊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喘气,自感呼吸困难,无发热。月8日因严重呼医院急诊科救治。患者高龄,病原学检查肺炎衣原体阳性,无甲乙流,新型冠状病*阳性,肺部CT:病*性肺炎典型改变。于年月9日23时39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五、李XX,男,66岁,既往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年升主动脉人工主动脉置换术,年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胆囊切除术,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因间断咳嗽、头痛、乏力伴发热6天于年月6医院。月6日胸部CT显示双侧肺炎、左上肺纤维化灶、左上肺小结节影。月7日出现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型呼吸衰竭,给予面罩吸氧、抗感染、抗病*、化痰等对症处理。月20日0时0分?患者于突然出现指脉氧降低至40%,已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再次告知家属患者重度呼吸衰竭,再次询问是否行气管插管,拒绝行气管插管。月20日0时35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六、王XX、男、7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天、呕吐2天于年月日7时9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和髋关节置换术史。入院体温38.2℃,伴乏力、纳差、咳嗽、鼻塞、头昏、头痛,无明显畏寒、寒颤、肌肉关节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感染。
入院后告病危,予以吸氧、抗感染、抗病*,化痰,酌情退热,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月5日转入ICU,行机械通气。月20日时30分家属表示了解病情,现要求停用呼吸机,拔出气管导管观察,不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心肺复苏抢救。月20日时25分宣告死亡。
七、殷XX,女,48岁,既往有糖尿病,脑梗死。年2月0日无诱因出现发热(38℃)、周身酸痛、乏力,逐渐出现咳嗽,少痰,医院抗感染治疗2周未见好转。2月27日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医院予无创通气、常规抗感染治疗,病情仍有加重。2月3医院,给予鼻导管高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措施,低氧状态仍未见明显好转,病情仍有恶化趋势。年月4日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机化性改变,部分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其中以双下肺尤为明显。月20日时50分行气管插管,并予镇痛、镇静治疗,指端氧饱和度及血压持续下降,继而心率下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八、刘XX,男,82岁,因全身畏寒酸痛5天于年月4日5时4医院。给予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病*及支持对症治疗。月9日出现吐词不清、左侧肢体乏力,考虑脑卒中,病情进展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持续加重。月2日00时30分患者突发心率进行性下降,心音闻不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抢救,家属仍拒绝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抢救,心率始终无恢复,时8分宣告临床死亡。
九、罗XX,男,66岁,年2月22日无诱因咳嗽,以干咳为主,无发热;2月3日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医院就诊;年月2医院,影像学双肺病变弥漫,呈“白肺样”改变。入院后给予经鼻高流量给氧等对症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难以纠正。月2日0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状态,体温36.7℃,呼吸窘迫,继续积极抗菌治疗。当日患者氧合改善不明显,呼吸机吸入氧浓度已下调至50%左右,动脉血氧分压80mmHg。患者病程长,免疫功能极差,存在脓*性休克风险,月2日9时50分抢救无效死亡。
十、张XX,男,8岁,年月8日因发热3医院。入院胸部CT显示双肺感染性病变,考虑病*性肺炎,患者肾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持续恶化,于年月22日上午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率血压持续下降不能维持,患者家属签字拒绝胸外按压、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患者于月22日0时56分呼吸心跳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十一、张XX,女,82岁,既往有帕金森病史5年,口服美多芭。年月3日发病,因“发热咳嗽胸闷乏力”于月6日就诊于医院,诊断“病*性肺炎、呼吸衰竭”。月20日医院,病情进行性加重,于月22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呼吸衰竭无改善,于年月22日8时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二、周XX,男,65岁,年月日因气促伴乏力3天,加重3医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急性病面容,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月2日9时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双瞳对光反射消失,即刻行气管插管、人工胸外按压、强心等治疗,至9时54分未再恢复自主心律,宣告临床死亡。
十三、胡XX,女,80岁,年月日发病。因发热、咳嗽9天,喘息、呼吸困难于年月8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核酸阳性,于年月20日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有糖尿病史20余年,有帕金森病史。入院后告病危,重症监护,行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无好转,持续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机械呼吸机辅助呼吸,年月22日6时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四、雷XX,男,53岁。月初医院治疗,治疗数日后无效,发热、咳嗽、胸闷加重。年月3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CT显示双肺感染,呼吸衰竭;月8日告病危,行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年月20日医院隔离治疗。入院经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呼吸衰竭继续加重,月2日4时余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五、王XX,男,86岁,年月9日因乏医院。无发热,有糖尿病高血压及结肠癌手术后4年。入院后肺部CT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缺氧明显,进食困难、呼吸加快、昏睡等。家属拒绝插管,仅经鼻吸氧,于年月2日7时50分心跳呼吸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十六、袁XX,女,70岁。年月3日因持医院。入院时神志模糊,急性病容,心音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影像学结果见肺部感染较重。考虑重症肺炎,且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即予以积极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但呼吸衰竭难以纠正。患者于年月2日因呼吸衰竭宣告死亡。
十七、詹XX,男,84岁。患者因发热、咳嗽、喘气3天于年月9日7时4医院治疗。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高血压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史。患者因病情加重,持续高热不退,于月8日转入ICU,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月22日0时6分患者呼吸停止,心率逐渐减慢,0时52分宣告临床死亡
根据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自年月23日0时起,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提醒:
、病*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摄氏度30分钟,冠状病*就死亡了,但开暖气和空调不能杀死病*。
2、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一下,都是可以的。按照以往对冠状病*的经验,在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
3、天气好的时候,市民对家里的衣物经常晒晒太阳也好的,保持通风、通气、空气流通。这个病*的本身的抵抗力不是太强,容易被消灭。
4、家里常规的话,碗筷我们现在都主张要定期消*机消*,或者煮一煮,煮沸到00℃,其它的病*也杀死了。所以我们食物要吃煮熟的食物,不要吃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个都是我们日常要掌握的一些卫生知识,希望能够做好。
首先一定要远离病原地,无论有何种特殊情况,目前最好不要去武汉。如果有不舒服或者感冒发烧,应该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去看,必要的时候进行排查,做核酸检测。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出门要佩戴口罩,因为这些病*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钟南山表示,预防时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进入呼吸道,戴口罩还是有用处的。口罩怎么戴?有讲究!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够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佩戴时白色的纱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病原菌。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常用的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或;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病原菌。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戴医用外科口罩视频↓↓↓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戴眼镜如何戴口罩?
戴着口罩戴眼镜,一呼气,眼睛就起雾了,有网友感慨:“每天出门都在调整眼睛的位置,要是骑车就更危险了。”那戴眼镜的人怎么戴口罩?记者也咨询了几个医生,医生们都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医院急诊科孙医生说,虽然在外科口罩上有固定鼻梁的塑形铁丝,可以尽量贴紧鼻子,但事实上,若处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或走进一个较热的环境,戴着口罩时,眼镜还是容易起雾。目前来看,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起雾了就拿纸巾擦一擦。什么时候该洗手呢?
医院急诊科孙医生说,在接触病人前后会洗手,特别是要进行诊疗操作前后,都必须要洗手。“回到家就和普通人一样了,饭前便后勤洗手。”医院感染科、门诊护士长*磊也说,外出归来,尽量更换下衣服,并及时洗手。“洗手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是可以防止自己和他人生病的大事。”他们都提到,以下情况建议大家要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照顾病人时;在制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等。那如何来洗手呢?她推荐用七步洗手法,这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常用的洗手方法。分为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医院门诊护士长教你洗手七步法↓↓↓七步洗手法(具体步骤):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图/世界卫生组织整个洗手过程基本上需要一分钟,且流水冲洗20秒以上。手脏时,可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如果手不是特别脏,可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她还建议,大人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有时候小朋友做的比大人更好。我们即将迎来春节回乡高峰,到时候车站、机场处处人满为患。现在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难免会遇上旁人咳嗽、打喷嚏,而且对方未必用纸巾或肘部遮挡。这时候就存在飞沫传播的风险了,应该怎么办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感染防控指南》,普通的医用口罩能够阻挡飞沫。最后再次提醒——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