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
4月份中的一个班接诊了一例从安徽救护车转送过来的病人,后循环脑梗死,深昏迷,气管插管,入室心率bpm,T39.9度,多公里程路上除了一瓶林格氏液(还没输完),其它什么都没有——这要是高大大的病人被他看见会被骂的狗血喷头!!!
他对危重病人路上转运要求是很高的,基本要跟在病房差不多的医疗干预水准才行,还得确保没有因为长途转运GCS、瞳孔发生恶化。
生命体征弄平稳些后找家属:问:救护车上你们家属有跟车的吗回:有问:医院时心率多少回:上救护车时我看到问:体温多少回:不知道,没量过问:路上心率在多少回:进上海左右,我们问车上医生是不是正常,说是正常的......家属叫的可能是辆自行运营的救护车。据家属讲在当地打,回复救护车上没有呼吸机,后来家属自行想的办法。
上海情况
不说中国范畴,毕竟我只跟上海打过交道。
在上海,目前一般真正急救事件,比如需要紧急送院或转院,车到位时间基本还是可以的,这么多年,我只遇到过一次感觉“慢”:有年恰巧遇到一例在某园区的工人被掉下的花瓶砸头后意识不清,等了蛮久救护车才到——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心态着急“度”时会慢些。
即便上海,市内救护车上没有配微量泵(单位管辖区域车目前是这个状态),特殊用药病人转院,比如有血管活性药物,只能静滴用最原始手控滴速调节单位时间药物剂量,我基本都在上车前配好液体调好滴速交接给医生。
市内叫一辆有呼吸机的救护车基本都能顺利叫到。
年4月开始上海开通了康复出院专线962,分流非急救病人的转送(医院之类)避免急救资源被占。如果病人要从上海转去外地,跨省(流动ICU)需要提前预约,不是随叫随有。一般需要提前2-3天,其上设备齐全。也是通过962预约。作为临床医生,和外省市兄弟姐们比唯一感到医院上班一边还要轮出车班。太仓的王爱民老师,医院监护室上班,还要轮出车,有时遇到下夜班紧接着可能就是跳上车转运病人,想想这种日子就没法过,太没人X了,不知道现在好点没。好在上海车全归各救护站管理。
待遇一般(待遇高的话估计都抢着去了),休息靠近发达国家标准。有次问一个医生作息情况,答:上一个24小时,后面一天下夜,后面两天休息。真遵守劳动法啊。
以上是我个人视角上海的情况。
收费方面
1.市内:数据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