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
本方始载于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年1月出版),原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9g、*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临床应用(辨证要点)
要点一
辨治高血压头痛、高脂血症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颅脑疾病头痛、外伤性头痛属于风动头痛证,以头痛、急躁易怒、口苦为基本特征。
主要症状:头痛。
辨证要点: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脉沉或弦。
可能伴随的症状:头昏头胀,或心烦,或失眠,或胁痛,或颠顶头痛,或整个头痛,或筋脉拘急,或口苦等。
要点二
辨治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神经衰弱、贫血属于风动眩晕证,以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口苦为基本特征。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
辨证要点:口苦,舌质红、苔薄*,脉沉或弦。
可能伴随的症状:因恼怒加重,或头目胀痛,或心烦,或失眠,或身热,或肢体颤抖,或筋脉拘急,或多梦等。
要点三
辨治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如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风动经络证,口眼?斜、头晕耳鸣为基本特征。
主要症状:口眼喝斜,耳鸣。
辨证要点:口渴,舌质红、苔薄*,脉沉或弦。
可能伴随的症状:头痛,或头晕,或口角流涎,或舌强,或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或手足重滞等。
疑难释义
疑问一
天麻钩藤饮为何配伍活血、利水之品川牛膝、益母草?
本方原为高血压头痛而设,其创制者在学术上力主中西医汇通结合。
在中医方面,承《金匮翼》“肝厥头痛”及《医学衷中参西录》“脑充血”之说,认为高血压头痛的病原在于肝火厥逆,上攻头脑,而“所谓脑充血,乃指高血压之症状而言”(《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第1篇):与此相应,治宜“平肝降逆”为法。
方中川牛膝、益母草性皆下行,正可借以“降逆”,从而有助于肝火、肝阳的平降。
胡氏虽未明确提到“瘀”、“水”二字,但已知特发性高血压与“血管舒缩中枢的长期兴奋,引起小动脉长期的强直收缩,使肾脏贫血产生肾素”有关,“后期可以发生神经系血循环的障碍”(《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第1篇)。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西医常用利尿剂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
故本配伍活血、利水之品,可能存有参照西学的因素。
疑问二
为什么选择川牛膝而不选择怀牛膝?
怀牛膝尤为张锡纯引血下行治疗“脑充血”的要药,至于胡氏弃怀牛膝而用川牛膝,可能出于川、怀功效类似,而川者活血作用较强之考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