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可谓是臭名昭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拖垮一家人的生活。老百姓都很敬畏脑梗死,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有效预防,甚至在它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时候也是无动于衷,错过了挽救大脑的最好时机。需知时间就是大脑,及时就医最重要。
脑梗死也就是脑血管堵住了,导致供血区域坏死这样一种疾病。脑梗死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一种是脑栓塞。都有一个栓字,但是发病机理完全不同。脑栓塞是有明确栓子堵住血管了,比如生孩子的时候孕妇发生羊水栓塞,处死实验动物注射空气导致的空气栓塞。
脑血栓形成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它的发病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有中风先兆出现的通常就是这样类型,脑栓塞一般是没有先兆的。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10岁左右的儿童时期,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加重,到了中老年后,加速发展。它导致血管狭窄,狭窄的发展从10%,30%,50%,70%……不断加重。到了70%狭窄程度,我们叫它重度狭窄,这时候,患者容易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比如一过性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舌头僵硬,说话不流利,或者出现双眼发黑,看东西重影,走路不稳,跌倒,口周发麻等,这就是中风先兆,也即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发生这个问题,通常提示脑血管非常糟糕了。有研究发现,发生中风先兆后,半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非常的高。如果出现中风先兆,十年八年未干预,也没发生中风,说明之前判断是错误的。
(二)怎么去发现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了?
临床上,用于血管检测的手段主要有动脉彩色B超,经颅多普勒,血管CTA与DSA。尤其以DSA最为清楚而准确,前面两个可以用来筛查或者大致了解血管情况。
发现狭窄了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中风先兆了,那大概提示大脑血管有严重狭窄了,这时候,医院做相关检查,包括血管的检查,还有血脂、血糖等检查。如果证实了存在血管显著狭窄,那就要启动一级预防了,如抑制血栓、降脂、降压、降糖等。
中风病从来都是预防为主的,发病之后,治疗难有奇迹发生。重视中风先兆,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就是给大脑一个续命的机会。
(三)在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是最大的单一的不可逆的危险因素,我们没办法返老还童,但是其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心脏病等,还是有办法的,家里有老人的赶紧行动起来吧。转发给亲戚朋友,疾病在于预防!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留言一起探讨哦。
往期内容
爱科普
经典的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方
可能脑梗了,心梗了,先吃2粒阿司匹林?No!
别自己吓自己,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药诗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