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内科三病区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成功救治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患者蔡某,女性,77岁,于12月16日上午10:03因左侧肢体瘫痪2小时,紧急送入我院内科三病区。牛春志主任立即给予病情评估,NIHSS评分11分,结合临床考虑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少于3小时,符合溶栓时间窗。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同时,迅速启动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由本科医师张斌如护送病人行头颅CT,确定没有颅内出血。牛春志主任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静脉溶栓的意义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家属表示同意溶栓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关久利副主任负责患者溶栓前神经功能评定及溶栓前准备工作,并负责病历及相关文书的完善;庞铮铮、于淑凤、崔欣颖、王文洋护士分别予以心电监护、静脉通路、输液泵等溶栓准备。于10:40静脉注射阿替普酶4.1mg,后给予阿替普酶36.9mg一小时内泵入。患者溶栓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溶栓6小时后NIHSS评分降至0分,溶栓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无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四肢活动自如,溶栓成功。
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大幅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脑梗死发病4.5小时以内是溶栓的最佳“时间窗”,
患者发病后迅速通过药物溶解血管内的新鲜血栓而使血管再通,部分或完全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最大程度的减少脑细胞的死亡,达到减少脑细胞死亡,减轻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内科三病区自开展脑梗死溶栓治疗以来,溶栓患者例数明显增加。此病例的救治成功充分体现了内科三病区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彰显了多学科精诚合作这种医学救治模式的优势,这也标志着我院的卒中救治能力趋向成熟。
医护人员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如果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含糊、视物模糊、头晕、剧烈头痛等情况,医院就诊或者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医院
供稿
内科三病区关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