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病理学家发现新冠病毒另一死亡原因,我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9003.html

在全世界被新冠病*袭击的城市中,汉堡是唯一对死于新冠病*患者的遗体百分之百进行解剖的城市。“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一种疾病的全貌及治疗效果,最好的手段就是对死者遗体进行研究”,医学界对疾病的全面了解都是通过研究死者死因获得的,截止4月12日,汉堡一共有44位新冠病*患者去世,负责解剖工作的是德国病理学家和法医学家波舍尔教授(KlausPüschel)。

通过尸检发现,汉堡的44位死者中有35位死于新冠病*,其他九位死者虽然也感染了新冠病*,但不是病*杀死了他们,而是他们自身存在的其他疾病,比如心脏病等。波舍尔教授说,他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纯粹的新冠病*死者。在进行了这么多尸体解剖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是众多疾病+新冠病*共同促成了患者的死亡,也就是一个人感染上新冠病*后,他自身本携带的各种基础病决定了他感染后的病情发展轨迹。到目前为止,德国的新冠病*死者的平均年龄为80岁,86%的死者都是70岁以上的老者。

哪些基础病更易引起死亡?

波舍尔教授观察到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很多死者生前都有血栓风险。病*的感染不仅对呼吸道和肺部纤维造成危害,而且,尤其对凝血系统和血管内壁有很强的破坏,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由血栓再引发肺栓塞。

因此,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可能是新冠病*引起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基于波舍尔教授的研究,汉堡已经从临床治疗上加强了新冠病*引发血栓的特殊风险意识。医院里接受特别的预防性治疗,以避免凝血系统和血管内壁形成血栓,以此杜绝致命的肺栓塞的发生。

肺栓塞——沉默的杀手

血液循环中的各种栓子脱落后,经过循环到达肺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根据栓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血栓(PTE)、脂肪栓、羊水栓塞、空气栓等,其中PTE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

肺栓塞主要的症状为: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听到朋友谈论,某某某在早上上厕所突然倒下没有了。医院都会听到这样的案例:手术做得很成功,术后恢复也挺顺利,病人却突然死掉了,这样的事情让医生很痛惜,更让患者家属难以接受,医院常常是吃官司。对于死亡原因大家基本上都不约而同想到肯定得了心肌梗死或者脑血管意外了,其实在人群中,还有一种危险系数更高的隐形杀手:每人就会有一人发病,10%-30%的患者在确诊后一个月内发生死亡,三分之一的确诊病人10年内将再次发病。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肺栓塞”就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幕后黑手,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沉默杀手。

肺栓塞与心肌梗死、卒中并列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据统计,在总住院死亡率中,高达15%的比例归因于肺栓塞。但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起病一般急骤隐匿,发现较晚,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易被误诊。

肺栓塞中血栓的来源

90%肺栓塞中血栓来源下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手术后24~48小时内,腓静脉内血栓、盆腔静脉血栓是重要来源。妇科手术、骨科手术、盆腔疾患、下肢创伤、血栓性静脉炎等,都是静脉栓塞的重要来源。如果下肢深静脉的血栓非常大,一旦脱落造成肺栓塞,医生连抢救的时间都不够。

常看到新闻,年轻人者崴脚后12天离世;骨折术后第3天,患者上了个厕所,突然胸闷、呼吸不畅,10分钟后呼吸和心脏停跳。

产后肺栓塞也屡见不鲜。一名刚生完二胎的高龄妈妈,夜里起床上洗手间突然晕倒,救护车赶到现场急救时,这名高龄妈妈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夺走这名高龄妈妈生命的正是肺栓塞。在怀孕期间,孕妇的子宫变大,压迫腹部的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常常会引起下肢及盆骨静脉曲张,与此同时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产妇的血液往往呈高凝状态,在坐月子期间,若久坐、久卧,血液循环不畅,就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静脉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引起肺栓塞,导致猝死。产后肺栓塞的机率比产前更是高15倍,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在产后7天内风险增加倍,在产后42天内风险增加60至80倍。

因此,“坐月子”,不是“坐”,不是不下床,而是产后要尽早开始下床活动。

如何预防栓塞性疾病——

肺栓塞、脑栓塞、心梗

1.早期预警血液检测指标“D-二聚体”

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在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诊断。增高: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都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新冠病*疫情早期,大约年1月29日左右,我在年轻的新冠患者传递给我的检查单中发现了D-二聚体升高的现象,此后又发现了几例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但由于我面对的大多是居家治疗的患者,大多没有检测D-二聚体指标,无法最后下结论,“新冠重症患者是否有二聚体升高的倾向?”,因此,只在同行中做了预测和预警,提示要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