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患者脑梗死和脑出血后,为什么肢体不再瘫痪 [复制链接]

1#

现在,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率越来越上升,许多脑血管病经过治疗后,患者已经能够行走,但是,很多能够行走的患者突然又不能行走。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脑卒中患者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其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并不清楚。它常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脑血管疾病史等。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系老年发病,脑梗死或脑出血后急性发病或在一年内逐渐出现卒中部位对侧肢体以少动-强直为主要表现的偏侧帕金森综合征;还有一部分隐匿性起病,早期出现双下肢步态障碍、姿势不稳或痴呆,上肢症状较轻,无典型的4~6HZ搓丸样静止性震颤,脑CT或MRI可见广泛皮质下脑白质损害,多巴胺能药物疗效欠佳,又称“下半身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需具备以下3个核心要素:(1)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双下肢步态障碍或偏侧肢体运动障碍;(2)脑血管病损害的证据:可以是影像学表现或由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3)帕金森综合征与脑血管病损害有因果关系,并能除外其他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不仅存在脑血管病,同时影响运动、认知甚至情感及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因此,患者家属应该积极给予患者治疗。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一.脑卒中的治疗

(1)由脑梗死或脑出血引起的急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应按照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诊治指南进行卒中的急性期处理,并进行相应的二级预防。

(2)对于由脑白质损害引起的慢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还缺乏系统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脑白质损害的作用尚有争议,降压对脑白质损害的作用也有争议控制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否可以有效地延缓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进展,尚有待研究。但是,严格控制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对防治卒中及认知障碍是有益的。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可能有效,其他治疗方法如重复经颅磁刺激、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和康复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合并认知障碍,尤其是痴呆,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有改善作用,植物提取物银杏制剂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可能有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帕金森综合征

在小编的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帕金森综合征治疗困难和复杂,对于多种治疗方法反应不敏感,而且症状多变,有时患者看起来好好的,突然间像“死了”一样,家属就会放弃治疗。因此,家人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必须仔细观察,根据气候、患者症状加减药物。

我经常患者和患者家属讲,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本身不会死人,它们之所以出现死亡的原因是出现了并发症——长期卧床,不能翻身,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甚至深静脉血栓。因此,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来说,不管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关键的一点——运动,只有运动,才能减轻患者肌张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因并发症死亡的风险。

关爱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关爱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关爱他们不是让他们痛苦地活着,而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