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80%。
脑梗死的分期:
1.6小时内称为脑梗死超急性期,相关检查后可以进行溶栓取栓治疗;
2.3天内称为脑梗死急性期,可以用脑保护治疗,也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稳定斑块的药物,快速改善大脑供血和脑梗死症状;
3.3-14天称为脑梗死亚急性期,可给予相关中成药、活血药物治疗;
4.2周后称为脑梗死慢性期以及脑梗死康复期,除药物治疗外,应积极给予康复锻炼,控制好基础疾病。
脑梗死后遗症:
1.情感反应异常:出现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社交功能下降等。
2.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以及同向性偏盲症状。
3.语言障碍:语言笨拙,表现为运动性失语即发音困难,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感觉性失语,即无发音困难但理解语言出现问题。
4.肢体瘫痪:一侧肢体瘫痪,表现为轻度瘫痪,患者可行走但有轻度跛行;若是瘫痪较重,则出现肢体废用性萎缩,甚至长期卧床;脑部损伤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植物人状态。
很多时候,脑梗后遗症都与早期的治疗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在后遗症发作之后,还没有进行正确的护理,就很有可能使后遗症长期出现,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去护理,避免脑梗后遗症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