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提升工作
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门诊候诊时间
日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制订《河北省医疗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在医院医院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提升工作,促进临床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推动全省医疗质量明显改进、医疗质量控制水平持续提高,实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等21项指标提高,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等7项指标降低。
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医疗机构要制订符合实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方案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定期开展规范化培训,畅通救治绿色通道,配齐配足急救药品和设备设施,确保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能够得到规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不具备PCI医院,要与具备PCI医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确保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早期再灌注治疗。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医疗机构要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定期开展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畅通救治绿色通道,配齐配足急救药品和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确保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内能够得到规范的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血管内治疗。不具备再灌注治疗医院,要与具备救治能力医疗机构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尽可能实现“一小时急救圈”内转诊。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医疗机构要制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工作制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成立肿瘤MDT工作委员会,对全院肿瘤MDT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和反馈。成立肿瘤MDT专家团队,严格执行肿瘤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和指南要求,不断提高肿瘤MDT规范化诊疗水平和效率。建立肿瘤MDT病例数据库,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激励约束机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科室、医务人员绩效管理。
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要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实验室效用,推进核酸检测应用,构建常态化呼吸道传染病精准防控体系,提高新冠病*、流感病*、副流感病*、呼吸道合胞病*、鼻病*、腺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指导临床诊疗和用药,切实落实“四早”要求。
方案明确提出,严格依法执业,严格遵循疾病诊疗规范,大力推行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在全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基础上,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管理,优化就诊流程,创新方式方法,降低门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记者张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