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一医医共体经济开发区分院下好健康先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镜头回放]8月19日适逢第三届中国医师节。是日6时不到,市一医医共体经济开发区分院的医护人员已早早来到办公室做起农民健康体检准备工作。半小时后,一辆大巴车缓缓停在院门口,农民朋友们依次下车走进温馨的健康管理中心。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招呼他们排队、交社保卡,随即各就各位,抽血、量血压、测身高、做心电图……独特的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就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健康体检工作中拉开了序幕。

其实,这是永康市两大医共体16家分院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的缩影。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全市医疗卫健体系不断完善,借助医共体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和服务融合的优势,各镇街区分院“强筋健骨”,从行政管理到业务水平都大幅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分级诊疗的需求。这里让我们走进开发区分院,看他们如何在市卫健局指导下融入总院,下好健康“先手棋”,打造“五心合一”升级版,启动“3+C”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立一体化病房,加强未病先防,多措并举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赋能辖区2.9万市民和16万新永康人“健康梦”的。

市一医总院下沉分院行政查房

10年专车接送村民体检,“贴心服务”走进百姓心

自年开发区分院建院以来,栋陇、长恬、苏溪等村就一直坚持指派大巴车接送村民体检。“十多年如一日地用大巴车接送村民体检,不简单!”见到此情此景,市卫健局局长李兴周由衷赞叹。

健康体检是基层卫生院的一项重点工作。建院伊始,为了提升居民体检质量与效果,开发区分院全体员工走村入户拜访辖区居民,宣传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促使村民形成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村两委是健康村居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在市卫健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大力支持下,形成服务共鸣,达成健康共识,由村里统一安排车辆,接送村民去开发区分院体检,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医改红利成了村镇干部心中事关居民健康的头等大事。这一举措赢得了辖区群众纷纷点赞,推动了全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

除了做好健康体检外,开发区分院还经常进村义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中国医师节当天下午2时,顶着38℃的高温,开发区分院院长林惠珍又带领各科室医生来到曹园村开设健康讲座、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五心合一”综合服务平台也不断推进升级,服务内容不断充实,不仅让本地居民得到实惠,更让许多外来建设者在这里享受到了一站式服务,少却了几多麻烦,体验到了家的温馨,实现了服务阵地、技术资源和信息数据共享,推动了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今年以来在市一医总院的支持下,经济开发区分院举办了多场“消化道肿瘤专家巡讲”,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潜移默化引导大家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自永康市启动5年一轮消化道肿瘤筛查工作两年来,该院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抓手,已为杜山头、炉头、栋陇等10个行政村40周岁到69周岁的村民提供了消化道肿瘤筛查项目,团队服务消除了群众顾虑,提升了筛查的质量,已查出肠道早期肿瘤15例、胃肿瘤1例,为居民消除了健康隐患,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深入人心。

开展进村免费义诊

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优秀团队”温暖百姓心

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了基层公共卫生主要工作之一。开发区分院是永康市的省级签约服务示范点,由于各团队服务到家,赢得众口称赞,连年斩获省、市级荣誉。该院妇科曾获评金华市首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叶龙成、傅丽萍曾获评全省“百姓信赖的签约好医生”;吕万年、徐喜鸽等家庭医生团队先后获评省“优秀家庭医生团队”。截至目前,开发区分院签约工作已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开发区分院副院长董惠宁介绍,签约服务工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开展,得益于“8+2”签约团队,即8个全科医生签约团队和2个特殊人群签约团队。如今在市一医总院支持下,又开展了“3+C”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有总院医生直接参与分院签约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生命全周期服务。同时,总院专科医生还带动了分院服务水平提升,提高了分院病种收治能力。为真正实现签约医生“签而有约”,开发区分院整合健康小屋、签约门诊资源,建立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推出周一至周五签约医生固定排班制度,方便签约对象预约诊疗。

儿保科医生徐喜鸽,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中还有患病的母亲和公公,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她毅然担负起儿童保健团队和一个责任片区家庭医生团队两个团队队长之责。她说:“既然干了,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她这么说,也这么做,从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更新,到老年人、慢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每年毕业学生信息动态管理,她与团队成员身体力行,有效提高了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

在开发区分院,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徐喜鸽团队这样的医生,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促使更多群众转变观念选择到基层就诊。多年的实践中,家庭医生已成为全体辖区居民信赖的朋友,使他们逐渐树立分级诊疗理念,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诊疗指南真正落实到基层。

家庭医生服务到家

在家门口享专家服务,“技术过硬”赢得百姓心

去年10月,市一医康复医学、全科医学一体化病房落户开发区分院,标志着永康市医共体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上半年,分院积极响应市卫健局与医共体总院统一指挥,设置医学留观病区,下半年一体化病房重新开科,开展后疫情时代康复服务,同时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社区实践基地,为社区培养人才“生血造血”。一体化,体现在检验检查设备资源和医疗技术资源共享的同时,更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梯队化。开发区分院和总院已实现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同质化服务。此前,市一医总院选派专家到分院排班坐诊、“传帮带”,从“输血”到“造血”,带动分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支持分院一体化病房建设,总院选派业务骨干全科主任陈瑞炳、康复科副主任陈海挺带领医生、护士、康复技师18人入驻分院,与分院原有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医护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辖区居民李阿婆去年7月脑梗死发病,在市一医度过脑梗死急性期后回家自行康复,去年10月,她入住一体化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出现好转。今年8月,李阿婆自觉身体不适,害怕再次脑梗死,通过签约医生联系一体化病房,再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医生帮忙联系总院,顺利完成相关检查排除脑梗死,李阿婆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从入院到检查和治疗,再到好转出院,都不用自己和家人操心,太方便了。住院费用也便宜很多。”李阿婆出院前特地到医生办公室道谢。

无独有偶,今年8月,辖区居民周女士到开发区分院就诊时查出带环怀孕。B超显示,环的位置在宫颈内口处。周女士表示自己十分想要孩子。“如果不取环,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取环又有风险。”接诊医生周英帅仔细查看报告后,联系了长期下沉坐诊的市一医专家并开通了绿色通道方便就诊。为了确保安全,开发区分院和市一医、省级下沉专家还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为周女士周密制定取环方案,取出了r型环。目前,周女士和胎儿健康状况良好。开发区分院还将继续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