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气温骤降,当心心梗脑梗等疾病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温度的急剧变化,会造成血压波动,而血压的波动又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脑出血等。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此次降温,当心自己和家人的心脑血管出现异样。

秋冬季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增加41%寒冷是心梗最重要的推手

研究显示,与夏季相比,秋冬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风险会增加41%,而寒冷应激更是急性心梗的重要推手。

数据证实,在寒冷地区,气温每下降1℃,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上升1%。

去年的寒潮中一位舞蹈达人在公园离世

在去年的一场寒潮中,北京一名舞蹈队老师在公园教授舞蹈时不幸突发心梗离世,急救医生贾大成分析,心梗是引发猝死的第一原因,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发生率最高。

△年11月8日,正值寒潮天气影响中,一位舞蹈老师在公园突发心梗去世,图为当时的媒体报道。

此次寒潮局地气温暴跌超20℃南方降温堪比跳水

11月26日寒潮天气开始影响我国,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至12月1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江南北部至贵州南部一带。受寒潮天气影响,至12月1日,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0~14℃,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东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东部、山东大部、江苏北部以及湖南大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降温16~18℃,局地降温20℃以上。

在寒潮的猛烈袭击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前期偏高转为明显偏低。特别是南方地区,气温将迎来急速暴跌,大部地区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4至18℃,部分地区超过20℃,甚至可达29℃。如江苏连云港,气温将从11月28日的17℃跌至11月30日的0℃,江西赣州将从11月28日的28℃跌至12月1日的8℃,湖南郴州将从11月28日的29℃跌至12月1日的0℃,贵州锦屏将从11月28日的27℃跌至12月1日的2℃。

△南方部分城市降温幅度

寒潮中,南北方的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01

北方:室内外温差太大!

如果你是拥有暖气的北方人,可能会想:降温不怕!我有暖气!但事实上,室内外的巨大温差,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病疾病的助推器,会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注意了:当室内外温差大于20~30℃时,从室内到室外的人的脑梗发病率会增加约41.3%。

在本次降温过程中,北方各地降温幅度多在16-18℃之间。拿北京来说,11月29日的最高气温将跌至-3℃,而此时,有暖气的室内气温多在20℃以上,很多家庭超过了25℃,室内外温差明显大于20℃。而吉林抚松、内蒙古集宁的最高气温更是会跌至-18℃及-16℃,室内外温差已大于30℃,可想而知将给心脑血管带来怎样的压力。

02

南方:冷暴露时间太长!

在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没有北方那么大,可谓是“室内室外透心凉”,这就意味着出现了另一个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的因素:冷暴露时间超长,也会引起血压的变化。

研究显示,当室外气温>5℃时,气温每下降10℃,血压平均会上升6.2mmHg,而当人体在-5℃的环境中暴露5分钟,血压则会升高10mmHg,此时,心血管病死亡率会上升21%。

寒潮中做到这几点帮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1.尽量减少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几率和时间。

2.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出时,记得添加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口罩等,保护我们的身体以及头部、面部免受冻伤;南方人在寒冷的室内也要做好保暖。

3.天冷不宜长时间户外活动,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4.关爱身边人:照顾好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尽可能让敏感人群减少外出,降低低温寒潮对其身体的不利影响。

预计寒潮过后,北方地区的气温将在30号前后自西向东陆续回升,南方地区则要稍晚一点,预计到12月2号前后,气温才开始回升。本次寒潮会让全国大部气温从明显偏高转为明显偏低,但从12月4号前后开始,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会回归正常或是略偏高的水平。

愿这次寒潮天气中大家都健康平安。

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来源: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编辑:郭曼如审核:段昊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