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苗通讯员吴玲珑
民以食为天,但是如果疾病缠身,做个快乐的吃货也会成为一种奢侈。53岁的富阳人林先生至今还记得自己发病前的那一顿午饭,在单位食堂,他吃了红烧肉、笋干、青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没想到那天午休过后,他就因为肢体麻木乏力、站立医院,最终被诊断为脑梗死。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脑梗死,具体为延髓急性梗塞导致的环咽肌失弛缓症,意味着他根本没法好好进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主任医师说,在吞咽过程中,当咽缩肌收缩波传导到环咽肌时,环咽肌的紧张度明显下降直至为零,食管上口即张开,食物(包括固体和液体食物)顺利进入食管。环咽肌的张力是由交感神经支配的,现在林先生的“神经司令部”受损,直接导致了他的吞咽难题。余生还长,难道就再也不能好好吃饭、再也不能细细品尝食物的滋味了吗?
于是,林先生来到医院三墩院区康复医学科,一方面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吞咽障碍专项训练和营养管理。长达两个多月,经过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楼巍敏副主任护师、吴爱萍医师、尹梦技师的细心治疗和护理,林先生从依赖留置鼻饲管到经间歇管饲进食到完全正常进食,他形容时隔三个多月后再次亲口品尝食物的美味:“水蒸蛋怎么这么香!”
林先生接受吞咽康复球囊扩张训练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症状,易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点收治一些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肿瘤等疾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由于功能退化引起的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让他们食之安全、食之有味。
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小组工作流程
1、护士初筛
护士初筛环节,对于清醒能配合的患者,进行饮水试验,对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及误吸风险的进行筛查,同时进行口腔卫生状况评估及营养筛查。
2、治疗师专评和专项检查
治疗师专项评估口颜面功能,并进行喉功能、呼吸功能、相关反射、吞咽功能检查。软管喉内镜吞咽功能评估则可帮助了解鼻咽部、喉部的结构和粘膜改变,直接观察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评价咽喉部感觉及运动功能,评估气道保护、声门闭合和食团清除等情况。
3、团队讨论,制定计划
找出功能障碍的部位和原因,组成吞咽与营养管理小组,商讨治疗、护理方案。
4、口颜面功能训练
包含张口训练、舌肌牵拉及主动抗阻训练、唇抗阻训练。
5、咽反射重建训练
冰刺激是用冰棉签刺激舌根和软腭,并嘱患者主动完成吞咽动作;气脉冲则是将气脉冲置于舌根和咽后壁,快速挤压产生气体,然后嘱患者主动完成吞咽动作。
6、增强咳嗽运动、吞咽功能
使用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吞咽。
7、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及吞咽造影检查
中期专评环节,进行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及吞咽造影检查等,以评估上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效果,调整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
8、调整后的吞咽治疗及摄食训练
9、声门闭合训练及饮食指导
根据治疗进度,动态的完善临床筛查评估,经过干预,规范的评估与治疗,患者的吞咽功能得以改善,拔管时间提前生活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