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方可撞击侵犯领海舰艇 美负全部责任
【环球*事报道】最近美国在南海的挑衅举动让 风起云涌。除了十分活跃的P-8A飞机、濒海战斗舰和“全球鹰”无人机外,其实美*还有很多先进装备在南海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全球鹰”无人机除了携带与P-8A类似的可见光、红外侦察装备和无线电监听传感器以外,最关键的侦察装备便是大型合成孔径雷达。 最近美国在南海的挑衅举动让 风起云涌。除了十分活跃的P-8A飞机、濒海战斗舰和 全球鹰 无人机外,其实美*还有很多先进装备在南海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 多型装备抵近侦察南沙岛屿 美国CNN站21日上传的视频显示,美海*P-8A反潜巡逻机近距离飞越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上空,在P-8A内部的视频显示器上显示有中方岛礁的画面,同时无线电系统接收到中国海*8次无线电警告。据称,P-8A飞行的最低点已达到15000英尺(大约5000米),距离海岸线大约600英里。据分析,这架P-8A来自于目前部署在嘉手纳空*基地的VP-45中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站22日指责中国试图对在南中国海上空飞行的并对相关岛礁上的建筑进行侦察的美国 全球鹰 无人机进行电子干扰。据称,该无人机来自关岛安德森空*基地。不过,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克里斯 希姆斯海*上校说,目前中国尚未对美国在争议海域上空飞行的无人机进行空中拦截。同时,他也不能确认中国对无人机进行干扰的报道。 此前,美海*还曾公布 沃斯堡 号濒海战斗舰在南海航行,与中国导弹护卫舰盐城舰遭遇。 沃斯堡 号可携带无线电和水声侦察装备,不过侦察范围相对空基平台来说比较有限。 除上述几种装备外,近年来,美国的音响测定船、RC-135间谍机也频频进入南海侦察。尽管目前尚未有确切消息表明美国核潜艇在南海活动,但中国*事专家认为,冷战时期,美国频繁派核潜艇到苏联的重要*港附近进行侦察,对苏联潜艇进行盯梢, 美国大概没有理由不在南海这样干 。 美国舰机侦察威胁有多大? 从CNN播出的画面上,可以看到P-8A采集的视频信息。P-8A的前部机腹携带有红外/可见光侦察系统,可以对地面、海面目标进行红外、可见光视频和图像侦察。战时,这将成为重要的目标参考资料,同时可为 战斧 巡航导弹的景象匹配末制导系统输入关键的目标图像。此外,该机携带有音频记录装置,对通过无线电侦察来的对方音频信息进行记录,用于情报分析,美方还能通过记录音纹进行人物识别。 上述侦察装备只是P-8A等侦察装备的标配。该机最主要的用途仍是对潜侦察。该机携带的磁异常探测仪可在较大范围内确定潜艇的存在,再通过声呐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记录,通过声呐浮标系统,可记录分析别国的潜艇音纹。此外,该机还装备水面搜索雷达,可对水面目标以及潜艇的潜望镜和通气管进行侦察定位。
全球鹰 无人机除了携带与P-8A类似的可见光、红外侦察装备和无线电监听传感器以外,最关键的侦察装备便是大型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特有的侧视能力,使 全球鹰 即便在领海线附近飞行,也能对别国境内数百公里的地面目标进行高分辨率的雷达成像侦察。其成像精度和任务灵活性,都要比卫星高。据称,该无人机一天可侦察4万平方英里,续航时间超过28小时。 相较而言,滨海战斗舰虽然携带有标准配备的侦察装备,但限于自身平台,侦察能力相对有限。而RC-135的电子侦察系统更为灵敏、专业,大型潜艇可以抵近对别国潜艇进行跟踪。 反制考验中方智慧与能力 一名中国*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上述美方侦察平台中,水面侦察平台相对较容易反制,中国目前的驱逐舰、护卫舰的航程完全能够满足在南沙附近执行任务的需要。中方完全可以采取一对一盯梢战术。在对方舰艇试图进入中方岛屿的12海里线时,可以通过无线电警告、外逼、撞击等逐步升级的方式来应对,美方必须对由此引发的冲突负有全部责任。对于可能前来侦察的美国核潜艇,关键是要及时发现。中方巡逻机应加强在南海上空的反潜巡逻,同时在关键区域海底布设侦听装置。 由于美方派出的都是大型侦察机,续航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十小时。中国目前在南沙没有可供利用的机场,而战斗机的续航时间大约只有两三小时,作战半径多在800公里以内,中国*方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战斗机在这一地区上空的存在。如果中方派遣驻守在海南岛的战斗机实施拦截,一是反应没有那么快,二是无法长时间盯梢。这也凸显了中方战斗机在南沙部署的紧迫性。 这名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干扰 全球鹰 的消息尚未证实,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说明中国采取的这种反制举措要比直接碰撞更加智慧,这可能是在美方飞机尚未踩红线的情况下最好的反制举措。这种行动避免了冲突升级,减小了风险。专家认为,对 全球鹰 至少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干扰,分别是卫星指挥链路、GPS导航信号和合成孔径雷达。只需要对其合成孔径雷达进行干扰,就能使其侦察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够干扰并欺骗卫星指挥链路、GPS导航信号,甚至有可能如美国媒体报道的将其捕获。 【环球时报特约章节】